稳推进、求实效,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结硕果

来源: 大连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 2019/12/3 15:34:00 浏览:
  2019年,学院各部门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循序渐进、深入推进,各项工作成果斐然。
  研发完成大连市高初小幼各学段部分学科德育指导意见
  初中研训中心和学前研训中心已分别完成各科德育指导意见初稿和《大连市幼儿园德育指导意见》,高中英语学科德育指导意见初步完成。
  召开德育一体化典型经验推广大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月,学历教育中心组织召开高初小幼德育一体化典型经验总结与推广大会,对“德育一体化”110份经验材料进行审阅、校对,共评选出39 所学校为先进典型,完成《大连市高初小幼德育一体化先进典型经验汇编》。
  加强德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培树典型
  高中美术学科正在大连综合高中打造德育一体化实践基地;初中各学科已完成学科案例的征集评审工作;学前研训中心在沙河口区教师二园、西岗区教师幼儿园建立了德育典型基地并开展了教师培训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
  明确德育目标,指导基层教师开展德育工作
  高中研训中心的语文、历史、政治三科教研员正与大连市第八中学围绕德育主题联合设计综合性课程;学前研训中心依据德育目标指导沙河口区教师二园、西岗区教师幼儿园开展德育工作。高初小幼各学段各学科积极通过每学期每学科4次、一年共计8次的教研活动指导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研究德育途径和方法,在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中渗透德育,推动和促进学科德育贯彻和落实。
  持续统筹开展跨学段德育集体教研
  高中研训中心已从音体美等学科试行开展学科跨学段一体化德育教研,美术学科在大连综合高中举行了全市高中美术教师跨学段教研,约100余人参加;学前研训中心组织250位市级骨干教师开展德育集体教研,围绕幼儿园德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实施建议、资源、评价等六个方面开展深度研讨,提高教师德育课程组织实施能力及德育专题研究能力。
  探索建设面向中小学生的德育地方课程
  学前研训中心以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为主题,积极研发幼儿园教师德育课程资源、幼儿德育读物、幼儿园教师教学用书及幼儿读物等各30余册。课程资源开发中心已经编写出版面向学前、小学、初中各学段的《垃圾分类教育读本》5册;并对《大连市中小学德育读本》编写及出版进行了调研和讨论。
  研发教师教育德育课程,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培训及管理全过程
  教师教育办公室开发《新时代背景下的师德内涵与要求》课程1门,在新教师、市级骨干、外埠委托等7个培训项目中实施,培训教师共计1600余人。
  校长培训与指导中心以“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学校德育创新发展理念和实施策略”为培训主题指向,围绕基于立德树人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路径与方法等主要内容分别开展2019年市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市中学骨干校长;在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开设“师德与学生成长”“体验式德育”“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等11个专题讲座,并现场学习5所典型学校;中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开设“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发展”“和老师玩着做教育”“育人课堂建设”等10个专题,现场学习4所典型学校。在培训项目中分别学习了苏州、潍坊等地先进德育工作实践,助力校长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高中研训中心、初中研训中心在2019年骨干教师培训(600余人)、新教材培训(3000余人)、生涯规划指导培训(2期共计790余人)中整合师德课程,加强师德师风引领,把师德师风教育融入培养培训和管理全过程。
  学前研训中心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教研培训体系,增加该类课时比重;建立“师德+主题”课程模式,在培训中开设《遵师德、守准则、做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师德与班级管理工作指导》等课程,并在师德课程中增加实践操作内容。
  研究成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及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学院2011-2018年八年来成人生源年龄统计结果显示,成人生源年龄整体偏小、跨度大;生源来源多元化;教育目标由单纯的学历教育向职业培训、职业技能获取、学历教育提升(获取第二学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教育时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年制、学分制,向终生教育方向发展;教育空间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成人高校校园内,已经拓展到社区、网络,开始走向社会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成人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乏力且边缘化。成人高校在办学形式上呈现多样化,办学规格呈现多极化,生源来源呈现复杂化等特征。
  2019年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继续走向深入,学历教育中心借助相关课题研究与学院智库项目平台,相继形成《新时期成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策略研究》智库报告1篇并发表学术成果《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评价概述》《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2篇。
  充分利用教育服务工作,打造实践化、多元化的立体式育人机制
  教育政策研究与评估中心研制出《大连市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评价标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价标准》,为家校共育、创造和谐育人环境、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全市家庭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全市共征集家庭教育优秀案例237篇,评选出121篇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组织开展全市家庭教育微视频评选活动,共征集微视频56个,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16 个;组织开展全市第二批家庭教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全市28所中小学校被评为第二批“大连市中小学家庭教育示范校”。学业质量监测中心、德育心理研训中心等也将各项教育服务工作与心理辅导、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努力进行实践育人。
  在学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工作取得了瞩目成绩,新的一年各部门将继续精诚合作,进一步加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教研培训、教育服务、学历提升等各领域继续加大德育渗透力度,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新闻出处 学历教育中心
  新闻作者 王艺寰
相关新闻: